One Person

应当是先沉淀还是先试错?

发布时间:5年前热度: 227 ℃作者: 不高兴

说起沉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流传至今,积攒传承了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华夏民族无疑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权威者。相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在听到沉淀两个字的时候,脑海中似乎都能出现一种难以言表的共鸣。早在宋代,苏轼就题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赠与其好友张琥。“厚积薄发”一词也从此流传下来,继而在后续的使用中延伸至其他的方方面面。

这种风气从古至今随着文化传承下来,在近代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达到新的巅峰。不难发现,我们上一代,也就是父母那一辈的人,总是会将“勤奋、刻苦、务实......”等词语言传身教于后代。

那么于个人而言,“沉淀”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说起来,这玩意就像是芭蕾舞者踮起脚的每一个转圈,习武者日复一日敲打在木桩上留下的每一个印痕。这种经历是对基础的打磨,同样是一种心境的磨练。是未来稳步向前的重要因素。只有经历了足够时间/精力的沉淀,才能给一个人带来更沉稳的风格,周到的想法,长远的目光,并以此获得相对一帆风顺的未来。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者说整体经济的起步,另外一群“经验主义”实用者则提出其不一样的观点。那就是先去做,后续再根据现实调准。在他们眼里,错从来不是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你不敢犯错。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人生苦短,何必在沉淀中蹉跎岁月。

不得不承认,我们能够在每一次犯错中得到最有效最直接的成长。毕竟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下一秒发生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测,又谈何从时光中得到成长?

这样一说,这个问题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为了新老势力观念的一次冲突。

所幸这个世界是包容的,你会发现,无论是那些看似沉淀主义的支持者或者是经验主义的拥戴者,他们其中都有着鲜活的成功案例。

 

相信大家在10年代前后肯定听过一句话:我大学毕业了之后,现在在给我高中毕业的同学打工。

并且在那个年代,这种现象并不能称之为罕见。

同样,王宝强十年龙套,一朝爆红。某富豪白手起家,从底层打下良好基础。类似脍炙人口的故事数不胜数。

然而藏在这些由不同观点人群编纂的故事身后,是一个又一个巨大的信息偏差。

在上面的举例里,大家似乎理所当然地将前往大学的同学等同于沉淀,而前往社会的同学代表试错(实践)。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殊不知在高中学历试错的几年里,也能够夹杂着不同程度的沉淀。

我们看待沉淀与试错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时,常常将其看作人生路上的两个选择,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这两者本就不必杵在一个对立面上,恰恰相反的是,在更多的时候它们往往是处于一个共存,更或者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状态下的。

一定的沉淀能够让你大面积地减少试错的范围,提高试错/实践效率。而有效的试错可以让你沉淀出更多实用的知识,包括眼光,见解等。

对于成功的保守派来说,他们的试错其实发生在往后生活中需要他们选择的每一个小决定里,只是那些错误都被他们合理地控制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成功的实践派来说,只要愿意,他们的沉淀也能够进行在每一次决策之后,无论成功或是失败。

两者更应该像是一个NDA般的双螺旋结构。你的选择永远不可能只是简单的一个,在你做出一个选择之后,你依然还会在你所选的大基调下,面临着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的选择。

我选了风险高的创业,我可以花费时间静下心来研究这个行业的基础信息,而不是两眼一抹黑的动手蛮干。即使是入行了当地生意不错的火锅行业,我也依然能够选择静下心来去了解并结合当地特色的火锅文化,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复制。

以上仅供举例,也许并不是十分的成熟,也请见谅。

人生啊,本就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而是无数次或对或错的选项汇总而来的成绩总和。

沉淀和试错,他们不应该是前后出现,而是交替汇聚在你每一段的生活当中。

个人事业的上升期,靠的也一定不仅仅是满怀理论和热血地去不断试错,而是相关经历和基础知识双重扎实后的水到渠成。

 

讲到这里,我们又得回到开头的话题之上。

在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沉淀和试错的选择并不是成就你的最终决定。但面对这些人生的重要岔路口,这个选择你总归还是要做的,它同时代表了你往后的决定都是基于怎样的主基调之下。

就像每个人都要在初入社会的时候做出自己的第一个选择。毕竟人生不是游戏,没有重新开局的机会。

这时就显得更为现实骨感。在无关乎成功与否的大前提下,如何选择往往就成为了因人而异的一种综合考量结果了。

坦率来说,如果你拥有不错的家境,身后的支持足够支撑你所面临的数次失败,那么就选择去闯一闯吧,毕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往往能在时间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

这也是前文所提及的经验主义者往往是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而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观念相较于前人已经开放许多了,不再拘泥于一板一眼的模式之中,不得不说与上一辈人努力所累积的财富有关。相较于过去的十年,近些年涌入大城市寻找机会或者是创业的青年人才还在稳步提升。

如若你仍有后顾之忧,那么厚积薄发,也不失为是一种稳妥的方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样仔细想来倒是也别有趣味。

世界就是这么一个世界,看着残酷,却又给予你无限的发展可能。

真正所应该害怕和踌躇的,是那些选择去闯却又疏于基础沉淀,以及那些在漫长的沉淀岁月中被抹平了意志,亦步亦趋,从而不敢更进一步的极端主义者。

3042

手机扫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