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erson

好心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吗?

发布时间:5年前热度: 181 ℃作者: 晔卡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讲讲我的一位舍友。大学四年来,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因为自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心态发生的变化。大一大二两年,宿舍的女生有时候会拌嘴,她也会偶尔闹点小脾气,在很努力了但期末考试还是没考好以后郁闷地向我倾诉,那时候感觉她的心态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也会为了生活中的一点小事纠结,偶尔会崩溃。

在大三那年,她选择了去俄罗斯交换学习一年,正好撞上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6月本该回国的时候,因为俄罗斯疫情太严重,回国机票特别难买,签证已经到期了,他们去俄罗斯交换的人时时刻刻都处在担心自己回不来的焦虑和对病毒的恐惧中。她后来和我说:“五六月的时候,我们中国留学生都乖乖隔离,但我的俄罗斯舍友还天天不戴口罩出去玩,我每天都感觉呼吸不上来,怀疑自己染上新冠了。”

后来经历了一番波折,好在还是安全回国了。我明显感到回来以后的她心态变好了许多。不再因为什么事而发脾气或者伤心,每天都乐乐呵呵的。她说:“我现在心态好到什么程度,就是你非要跟我说1+1=5,我也可以愉快地承认你是对的。”谈及原因,她说是因为在俄罗斯经历了那种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担惊受怕的日子,回来每天都觉得很安全很幸福,心态变得特别好。

 

刚刚过去的大四上学期最后几门期末考试,我们很倒霉地遇到了一个特别极品的外教。带大四的老师的潜规则是因为学生要毕业忙着找工作、考研,除非特别恶劣的情况,一般不会给学生挂科。但那名外教教的那门课平时每节课都点名、布置一大堆作业,结果期末还挂了好多人。我舍友平常也认真上课、做作业,而且工作也已经找好了签了三方协议。但可能因为基础差一些,期末卷子没答好,不幸位列挂科名单中。大学前三年从来没挂过科,结果大四最后一次期末考试遇上这种事,换做谁都会很糟心。

我的这位舍友先是在宿舍破口大骂了这个外教半小时,然后开始上网查“如果签了三方,挂科会有影响吗”,确认没有什么影响以后她心情又变得很好。但她一想自己如果补考也过不了,被取消学位证怎么办,她又在网上搜“没有学位证会有什么影响”。搜完她带着一丝兴奋和我调侃道:“那谁你知道吗,如果我不要学位证,其实连毕业论文都不用写!”

当然她不会不要学位证,但我当时很惊讶又有点羡慕她的心态怎么这么好,遇上这么倒霉的事还笑得出来,调侃得下去。后来寒假我俩有一次聊天,她说:“我那天看奇葩说,辩题是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掩饰,我回忆了一下我很久基本没怎么崩溃过,我都想不到能有什么情况让我崩溃。因为别人遇到坑摔一跤会努力爬起来,而我摔了一跤基本就躺在那里了。得过且过且毫无上进意识。”

 

那天和她聊完我就在反思,从什么时候起,“努力”“上进”就成了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而你一旦不够上进,好像就对不起全世界的人。而这也导致了,明明物质条件前所未有的充裕,但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心态越来越差、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有时候我们人生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自己是无法控制的,能改变的就只有自己看待问题的心态。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我舍友那样在经历一些事情以后突然pick到一个良好的心态,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培养自己的心态,以应对以后可能遇到的挫折:

1. 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敏感脆弱的人,经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生活中发生的一点不顺心的小事难过很久。后来我觉得这样活着太累了,一点都不快乐,就下决心改变。我有空就上网浏览一些和积极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听一些公开课、讲座。阅读了类似于《自卑与超越》《人性的优点》这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尝试把书中学会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渐渐地,我的性格越来越乐观开朗,心态越来越好,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挫折。

2.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享乐”

罗素曾在《论热情》里写道:“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他就越拥有快乐的机会,越发较少地受到命运的控制。”并说:“要在不幸到来之际好好承受不幸,明智的方法就是在较为快乐的时光里培养一定广泛程度的兴趣。这样,心灵才可以为自己准备好某个宁静的处所。”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我们就不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钻牛角尖,或者产生“世界崩塌”的崩溃感,而是可以利用自己喜欢做的事,较快地转移注意力,这也是在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过程中很有用的一个方法。

3. 培养“过程思维”

很多人之所以心态不好,其实往往也是“太在意结果”导致的。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丝毫不去感受做这件事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只在乎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如果成功了,就长呼一口气,又很快地投入下一件事;如果失败了呢?自怨自艾,并且否定自己整个过程中的努力。

其实我们的生命本质上也是一个过程,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有去无回的一天。做事情也同样,并不是只有成功了这一切才有意义,你努力的每个瞬间都在让你变得更优秀。降低自己对预期结果的期待,失败了不会太气馁,成功了会增添许多惊喜。因上尽力,果上随缘,注重过程,看淡结果,“过程思维”会让你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好。

4. 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去热爱生活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的意义就是,只有在无限接近死亡时,才更能体会生的意义。”我的那位舍友可能就是在自己的生命经历过病毒的威胁以后,才发现安全、平凡的生活有多么宝贵;而我也同样,在经历过亲人的离去以后,才发现生命有多么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热爱地生活。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也许,生活的真相就是我们面对命运的安排,总像一只蝼蚁一样毫无还手之力;也许,生活的真相就是不公平和阴暗的角落随处可见,摆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一地鸡毛和无休止的苟且。但是生活像所有事一样,总是有好有坏的,要学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尽可能多地集中在那些好的点点滴滴。比如下班路上令人惬意的晚风,比如偶然吃到了一家好吃的外卖,都是我们热爱生活的理由。以阳光的心态拥抱那些让你感到幸福的小事吧,世界也许很糟糕,但不代表你不能乐观勇敢。

 

在文末还是不得不承认,现阶段让我做到像我舍友一样随性洒脱非常困难,那可能需要我用一辈子去学习。她在遇到倒霉事时的幽默调侃,还有那不屑一顾的轻松笑容,在我看来也是对挫折最深刻又最淡然的注解。

每个人的性格都会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种种因素而不同,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努力发生好的改变,心态的培养也一样。以前的我曾羡慕有钱的人,羡慕好看的人,现在的我只羡慕像我舍友那样拥有良好的心态、自信快乐的人。毕竟人的一辈子怎么度过,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自己开心,别人说什么都多余。

人生在世三万天,做一头快乐的猪,也比做个眉头紧锁的柏拉图强。

3125

手机扫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