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erson

有哪些靠谱的做事原则?

发布时间:5年前热度: 204 ℃作者: 地下室的光

最近跟朋友吃饭,总听她说今天又被某某同事坑了,哪天身边的同事靠谱点就谢天谢地了。

我就顺着她的话说:你不能指望别人靠谱,你自己靠谱点不就行了。

看一个人靠不靠谱,不看顺境,看逆境。测试一下就知道了。

比如公司来个新人,让他做些东西试试,他的态度和能力就可以看出来了。

她说同事平时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项目上一遇到困难,就特别容易崩,没办法只能自己顶上。客观来说,倒也不是这个同事完全不靠谱,而是他的靠谱不稳定,还没形成一种长期的品质,只是间歇性的。

相反长期稳定的靠谱人,一定是不管顺境逆境,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们一般事前、事中、事后都有相似的处事原则:

 

·事前:

1. 方向性原则:保证不出现浪费时间、精力的情况。

做事不论大小、性质,都要把握大方向,简单易懂的就是我们跟朋友在电玩城玩模拟开车的游戏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模式要求,调整自己玩的策略。

比如有的是计时赛,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其他干扰因素可以不考虑,盯着能最快到达终点就行。

如果是以收集金币数量为指标,我们可以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只要你收集的金币足够多,哪怕你反方向回去收集自己没吃到的金币都可以。

所以做事情的方向可以是多元的,不只是奋力往前冲,根据需要达到的目的,把握整件事件的走向。

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都会南辕北辙,也没有任何意义。

 

2.预备性原则:提前计划,任何事情都不是只靠天赋能完成的。

有一句老话已经被说滥了,就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被说滥了还能流传至今,要不就是特别臭,要么就是真理,很明显事前准备的人,大几率上不会在面临事情的时候慌慌张张,出现差错。

你观察身边靠谱的人,会发现他们做事前,都会内心很重视这件事,而且善于提前规划和把握大方向。

因为要想一件事情在自己预料范围内发生,甚至把握好怎样发生,他们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

比如我一朋友工作上就因为没提前准备,掌握情况吃了亏。她刚进银行工作,当时上面的领导说要进行一个测试,大家好好努力。她一直佛得很,这从她选择进入体制内的银行也能看出来。她也没特别当真,觉得稍微准备下,能及格就行。

结果下来的时候,看到自己及格了,还觉得自己棒棒的。后来知道这次考试关系到支行网点的分配,她傻眼了。成绩差的自然没有优先选择权,自打她被分到农村的小银行里面,她经常跟我抱怨,要是之前自己提前准备,上上心就好了,可是世间哪有后悔药,过去的事情也不能重新来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事前准备也算是对自己负责任。

 

·事中:

1. 守时原则(给自己设置deadline,倒逼自己高效率做事)

关于拖延症的治疗,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有效的办法。

叫5分钟原则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段,把最容易的事情放在第一个五分钟,完成第一个五分钟,你就能顺利地进行到下一个五分钟。

把时间分段,这件事时间一到,就强迫自己进入下一个时间段,如果上一阶段的事情还没做完,就先搁置,在按照每个时间段做该做的事情时,空余时间用来补足先前未完成的事情。

 

2. 积极主动原则

我们都听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自己做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驱动力,积极主动地行动,这也能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

怎样自我驱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出做这件事的合理化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是有利于自己身心的,能看到可得利益的,很多人做事遇到困难半途而废都是因为看不到结果,换句话说就是投入看不到产出比。

还有外部干扰因素,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怕别人笑自己做不成事儿。别人的嘴和脑子你管不住,就算你管得了一个两个,还会有无数个,既然别人的看法你左右不了,那你可以选择左右自己的心情。

总之,积极主动的人,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对外界刺激的回应方式,好的东西总是自己争取来的,要想做成事儿,你必须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

 

·事后:

1. 负责到底

人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有因必有果。你躲得了一时的责任,却躲不掉后果。



这里藏着一张图片,前往应用商店,下载「一个」最新版本查看!

轻则一件事情办不好,影响不大,重则多件事情不负责,慢慢地别人就会避开跟你打交道,你变成了一座孤岛,不仅如此,你还得小心别人的不靠谱也把你连累了。

比如你跟同学A认识,知道他最近需要找人做一款产品的设计,你认识的C正好是搞这个的,感觉表面上看起来也还行,你就把C介绍给了A。

后A接触下来发现C不靠谱,也会把连同作为介绍人的你都拉入不靠谱的行列,这就是吃力不讨好,所以还是要认清自己,同时提高自己认清他人的能力,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2.空杯原则:善于把自己归零,能不断学习优化自己。

空杯心态要空的就是我们早期建立起来的自认为正确的东西,让我们的思维惯性停下来,能让新的信息没有偏见的情况下进到我们的观念,从而跟之前的观念碰撞,摩擦,甚至重构。简单来说就是用新的认知更替旧的认知。

比如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油子,他已经在事业上相对稳定,也不会再像刚踏入职场的新手一样,有足够的动力去学新的东西。

但如果他因为经济不景气被裁掉了,进入新的岗位就必须要抱着归零的心态,在这里没有老的资历,也没有别人给你的人情面子,你想生存下去,必须要用崭新的心态看待问题,激发自己努力。

但每个人通过归零心态的思考,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都会带着已知的一些思想,真正归零心态是极其难的,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为的是重新了解自己,和换个角度看待社会。

从上面看,靠谱的人之所以能给人靠谱的感觉,是因为他们自身为人处世,都遵循着这些已经内化为他们习惯的原则。

这种优良品质一部分来源于小时候父母的培养,另一部分靠他们后天不断学习,加强记忆,虽然成功不能完全复制粘贴,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让自己也成为越来越靠谱的人,人都想往高处走不是?

 

3.设立原则库+问题日志

也就是依据原则来思考与行动,生活阅历会丰富你的问题日志,从而推动迭代优化你的原则库。

就像是你给自己划一个范畴(原则),当你存在没做到的时候,产生过怎样的后果(暴露出来的问题),以此不断扩大自己的正确的原则范畴。

就像走出舒适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让这些学到的东西成为你熟练的技能,这样扩大你的舒适圈,就相当于走出原来范畴的舒适圈。



这里藏着一张图片,前往应用商店,下载「一个」最新版本查看!

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合理地生动地解释了这个原理,当你不断壮大自己,你就可以兼容比你小的鱼,通过学习原则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能力范围。

其实真正正确的做事方法就是:找到真正想要的目标,并非常清楚自己的弱点,然后毫无顾忌的拥抱现实,这样才能成为靠谱的人。

立好flag——发现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设立目标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另外还必须得考虑你能力所能达到的天花板,一些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应该避开。行动之前你还要明白:靠谱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他人,这样改变才有动力。

3107

手机扫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