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自选冒菜,就是一个逐渐看清自己人性的过程。
在北京三里屯SOHO的一家冒菜馆,第一次吃,我拿什么都觉得太轻了,太少了:呐这个那个,多夹几个肉丸子。牛肉鸡肉再多夹些,工作这么辛苦,难得一个美好的中午,怎么就不懂对自己好一点?
买单,阿姨说88元谢谢,除了我不大好意思拒绝的收款二维码,还剩下一大堆米饭和剩菜,这顿明显大大超出预算。
其实这就是人性里的贪婪与自我高估,我一定可以,我还要更多。
本来一顿饭30元结果吃了88元是小事,在关键时刻,贪欲与自我高估会给你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还记得大学时去的澳门,大晚上赌场免费巴士里,一个醉汉把脚放在了我本该坐的位置上,嘴里一直飙脏话,大概表达的就是:“我本来可以赢大钱的,老子真TM邪门。”
那种因为贪婪输光了所有的绝望样子,我至今还记得。
第二次去吃,我变得越发谨慎。这一次,我要控制在30元内,身为打工人,不能太放纵!
所以,我什么都只夹一点点,买单时我摆摆手,阿姨我不要米饭哦~(米饭3元一个)。只要29.5元,我为自己的精打细算感到骄傲。
然而,什么都一点点的后果是,吃不饱。下午四点我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
这就是人性里的胆怯,什么都一点点,出事了损失也就是一点点,但人生这样过也就一辈子了。
为什么说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撑死只能是帮老板买超跑的人?因为打工人承受的风险相对老板来说只能是一点点啊。
保守派的做法固然没错,但世界的规则在那里:这是北京三里屯SOHO,区区30元的预算是吃不饱的,尤其在菜比肉还贵的北京。
要想赢得更多,得有更多的勇气,承担更多的风险,还有不断试错换来的宝贵经验。
第三次,我终于醒悟,懂得利用游戏规则了。我先多夹个几个牛肉,鹌鹑蛋搞4个,牛丸两颗,鸭血三片,娃娃菜两颗……
按我的这套夹法得到的最终产物,估算价格大概就是32.5元。顶多买单再看一下,一般市场规则是36元能吃好,而40元就开始撑了。
果不其然,结账显示37.5元。
阿姨问:先生要不要米饭呢?
我潇洒回答:不了,谢谢。
这一次,我吃得很满足。
你看,这就是成长啊。
本来都言简意赅完了,再努力写一段想说的话。
根据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人的自信大概会经历这几个阶段:盲目自信、跌入谷底、重新开悟、最后维持稳定。
这个世界总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规则,一开始我们不懂,总觉得我们能战胜一切,就像我们疯狂地把食物往盆里塞。
结果我们被社会毒打得遍体鳞伤鳞伤。于是我们开始谨小慎微,仿佛做什么都不太对。
我们不能接受,世界怎么变成了这样?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开始被教育,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社会和学校不同,社会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非黑即白。只要没有违法,38.5元和40元都能把事情办好。
但前提是,你必须接受,30元吃不饱的这个事实。而规则也不是死的,强者可以改变游戏规则。比如你可以买下这个饭馆,然后把价格往下调。
有人说,嘉炜,吃一顿饭能悟到这么多,格局好大。
错了,恰恰是我格局小了。你看有钱人吃饭就悟不到这些道理,因为他们的时间要挥霍在更值得的地方。
散了散了,大家还是多想想挣钱吧,想什么省钱呢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