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回头看看,发现自己这二十多年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从和自己斗争再到和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推翻自己、否定自己,但在某个瞬间我突然明白,其实人首先应该学会的,是放过自己。当我决定不再抱着执念僵持或挣扎,和自己和解的时候,竟然忽然发觉阳光明媚,万物可爱。
我第一次选择和自己和解是在高考前。高三的我成绩一直不停地退步,经历了三次模考,我从原本的年级三十,掉到了到五十、一百、两百。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满分一百五的数学我甚至才考了六十多分。我望着数学卷子上令人一筹莫展的红色叉号,觉得自己的人生仿佛被这几个数学题宣判了。
那个时候我每天熬夜到一两点做题,早上六点就起床上自习。我的心态越来越崩溃,身体越来越差,但成绩却只退不进。最后一次模考成绩公布那天,我一个人没出息地哭到了凌晨。哭完我忽然决定今晚不再做题了,给自己冲了一杯甜甜的橙汁,一个人搬着小凳来到出租屋的阳台。
已经是凌晨,除了楼下的小猫偶尔叫一两下,还有偶尔传来的火车汽笛声,没有任何声响。远处的街灯忽明忽暗,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万物静默如谜。我抬头看到天空上点缀了好多星星,忽然想到小时候在姥姥家的村里,每个晚上都会躺在姥姥腿上这样抬头看着星空,给每个星星取名字,编些属于它们的故事。现在天天埋头做题,好久没抬头看,都快忘了星空是什么样子。
我忽然想,做不会数学题又怎样,考不上心仪的大学又怎样,承认自己是个笨蛋又怎样?没有人规定我不能做个笨蛋啊。我也不过是这点点繁星中的一颗罢了。没错,我以前是成绩好,可是现在成绩虽不那么好了,我也依然是自己,爱我的人不会因为我成绩坏就不爱我。退步就退步吧,有什么可哭的?既然已经尽力了,何苦天天以泪洗面,还不如让自己开心些。
夏夜的风真的好温柔,它缓缓吹过我肿胀的双眼,我感到久违的一丝舒畅。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那是我第一次选择和自己和解。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经过和自己旷日持久的斗争,我决定接受自己的平庸。那天以后到高考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不再熬夜,不再为了节省时间学习而不吃晚饭,不再过量做题。情绪不好就去阳台喝喝橙汁,吹吹风,看看星星。
结果可能因为最后一个月精神状态良好,高考反而发挥得挺好,顺利上了还不错的大学。后来每次回想起来,我都庆幸自己没有硬扛,降低了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期待。甩开了所谓好学生的包袱,放下了非要出人头地的执念,一切却顺利得出乎意料。
最近一次和自己和解,就发生在几个月前。临近保研,我经过四五月份材料的准备,在六月开始向目标院校投递自己的简历,以期获得一个面试的机会。有一天我终于把该投递的投递完了,长舒一口气,准备休息一下。结果我随意地点开自己发过的邮件检查时,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两所学校的材料中,我把最为重要的排名证明给插错了,本应是我的排名的地方,赫然出现了我朋友的名字。
我立马开始回忆这是怎么回事:昨天我朋友找我帮她合并文件,电脑桌面上很乱,我合并完发她以后没把她的删掉,结果投递自己邮件的时候没细看就弄错了。
现在投递截止日期也已经过了,我直冒冷汗,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如果被对方学校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可能我先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我陷入了对自己的自责中:如果发邮件之前再谨慎一点点,会不会就能发现这个错误?
我伤心了一下午,终于决定和自己和解。我安慰自己道:插错排名确实是因为太过大意,但在自己连续工作了12小时的情况下,出现这种错误在所难免。何况如果不是为了帮助朋友,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下次吸取教训便是。
就这样,我原谅了自己,并决定给自己紧张的神经放个假。我点了很多炸串就去追剧了,没有让自己走向自我埋怨的牛角尖,原本郁闷的情绪也逐渐化解开。
最终幸好也没造成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我收到面试通知后联系了老师解释清楚并改正了原来的错误。
后来回想起那天下午的事,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和自己和解的经历。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原谅他人犯的错,却很难原谅自己。对自己的埋怨和苛刻就转化成一个挥之不去的心魔,不停地折磨你,而我们只能自我救赎。就像三毛说的那样:“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我常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尽人力,知天命”。真正的顺其自然,并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我觉得“不强求”本质上就是厚着脸皮,和自己的欲望和解。我们的一生很长,不要用单一化的标准评价自己,不要用一两次的得失套牢自己,不要一直和自己僵持着角力。做个且歌且行的旅人,而不是把自己逼成苦大仇深的斗士。希望你在经历很多事以后,也能像殷侯一样,面对他人的质疑,洒脱地说出那句话: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