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Person

热爱能让我们实现理想吗?

发布时间:5年前热度: 197 ℃作者: 林庭

我刚上班那会,每天都很忙,忙到倒床就睡,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后来另一个朋友联系我,说学校要选几组服装毕业设计去深圳走秀,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学校替我们保存了作品,我们把它带到秀场,重新熨烫调整,又要提前一天彩排和沟通走位。当天,整个后台一团糟,男女模特迅速穿上衣服,又迅速脱下衣服,谁都没有时间去关注对方的肉体。我和朋友,一人负责后台,一人在现场拍摄系列效果。从好几天前就开始兴奋,只为了一场几分钟的秀,结果如我们所料,没有得奖。

我们又把衣服装回收纳箱里,一路抬着出来,路过一个大型垃圾桶时,一件一件地往里面扔。衣服上面有我们熬夜手工缝制的心血,版型也是反复修改更正的,丢掉不是为了发泄,而是另一个更令人难过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已经毕业了,留着也没用。我们也斟酌过,找了很多留下它们的理由,但没用,确实是最后一次了,以后都不会有这样痛苦又放肆的机会。

城市车水马龙,几乎每个人隔三差五都要经历失望,那人可能和我擦肩而过,可能正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哭泣,也有可能在热闹的人群里强颜欢笑,总之,我不是一个人在感受梦破碎的瞬间,大家都隐藏得很好。

 

后来,我有反省过,我们参加那个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拿奖?似乎不是。

去看别人的作品?似乎也不是。

好像只是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幼稚也好,热血也罢,但凡找到机会,我们都会奋不顾身地从时间缝隙里穿回去,而“奋不顾身”其实是一种高强度的投入,其中伴随着惨烈与沮丧。

那时候我才知道,不是每一次有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都是为了某个理想,也有可能相反,只是想休息一下而已。借着热爱之名,在逃避真正的问题。也是那时候才知道,追逐理想的过程,不是轰烈的毁灭,而是慢慢进行时。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在做着一份不怎么喜欢的工作,或者选了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专业,总想着各种如果——

如果我有时间、精力和机会,那么我一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我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我一定会成功。

如果我成功了,那我可以一辈子都专注这件事。

如果……没有如果!

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秩序的,一头莽撞地接过来,又一塌糊涂地结束,甚至来不及回味自己到底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好。

 

我有一个热衷于画漫画的朋友,她曾在无数个日夜进行疯狂的创作,但她想考去日本,如果她以漫画专业报考,是难上加难,最终她还是退缩了,选了本专业。她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得,“我觉得我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到底是不喜欢这个专业,还是不喜欢自己当时的状态。如果是状态问题,那么即便我选择别的专业,也是一样的结果。”

她多次调整自己的状态,一步步去前行,一点点去拥有,发现曾经不怎么热爱的事,也可以做得很精致利落,她很自信并且很满足,最后也考到了想去的学校。

很久很久之后,她才说,我好像没那么喜欢漫画了,我很庆幸,当时没有走错路。

因此,我们还需要警惕的一点是,不要把三分钟热度误以为是长久的喜爱,并笃定自己会坚持下去。

如何鉴定这种状态是三分钟热度?

因为人处在三分钟热度的状态时,做事是很得心应手的,基本不会遇到障碍,毕竟还没有深入了解,而且情绪很激动,会忽略很多细节,所以你要反过来设想——如果我很喜欢的这件事情,让我极度痛苦,我应该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痛苦:

1)因为自己的坚持,疏远了那个很相爱的人。

2)太过于执着,反而过分在乎成败,导致自己心里抑郁。

3)没有动力,没有灵感,没有干劲了,像个失去灵魂的躯壳。

如果你没有办法面对这些问题,说明你的承受能力很有限,你一定不知道什么叫坚持,也一定会迅速放下这件事,投入到下一次的三分钟热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很忙,但一事无成。

我一直觉得,热爱并不止于热衷与喜爱,还包括“看似危险”和“敢为人先”,它不仅让你愉悦,蜕变,充满可能,还夹杂着煎熬,妥协,漫长的瓶颈期,以及更大的失落感,是很矛盾的一种存在。

 

任何事情都要两面。

任何事情深入探索,都有你不喜欢的那一面。

你会自个儿较劲,自个儿挣扎,自个儿崩溃,又自个儿找到希望的出口。

倘若你觉得“保持炙热”这样的人生太固执太单一,退缩也是没关系的,因为理想也会用它自身的力量,去排除部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追随者。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做出不同的选择之后,结果肯定不一样,有实现理想带来的成功感,也有再次走入死胡同的绝望感。

但既是选择,我们就要有“自己的路是自己选的,无论如何也要走下去”的勇气。

热爱不一定能让我们实现理想,但一直努力去实现理想的人,内心一定会逐渐生出热爱与激情。

3075

手机扫码访问